为精准把握学情动态,构建“以生为本”的教学管理体系,5月14日下午,茅山校区在图书信息中心会议室召开教学学生座谈会。教务办公室主任徐超主持会议,专职督导张田林、教务办全体成员与来自各班级的20余名学生代表共聚一堂,围绕教学质量提升展开深度交流。
座谈会上,学生代表们畅所欲言,多维反馈教学实况。他们结合日常学习体验,从“教”与“学”双向维度展开热烈讨论。在学风建设层面,代表们提出“加强早晚自习考勤智能化管理”“增设考试自习专区”等建议;课堂管理方面,聚焦“手机入袋制度常态化”“小组讨论环节设计优化”等具体问题;课程安排上,呼吁“增加实践课程占比”“统筹理论课与实训课衔接”;教学设施维护不够、多媒体设备操作指引需更新等诉求。学生发言直击痛点、条理清晰,充分展现了对校区教学工作的关注与期待。
教务办针对学生提出的21项意见与建议,教务办工作人员分类记录、逐项回应,构建问题解决闭环。对于“教室设备报修流程简化”“作业批改反馈时效”等可即时调整的问题,现场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;涉及“课程大纲修订”“跨校区资源调配”等需协同推进的事项,徐超主任表示将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,于5个工作日内形成解决方案并公示。他特别强调:“学生的需求是教学改革的‘第一信号’,教务办将建立‘收集-研判-反馈-归档’全流程管理机制,确保‘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’。”
张田林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学生代表的参与热情与责任意识,指出:“座谈会既是‘听诊器’,精准诊断教学环节的堵点;也是‘连心桥’,紧密联结师生的双向诉求。”他鼓励同学们继续发挥“教学质量共建者”作用,通过班级信息员制度、线上意见箱等多元渠道持续反馈学情,推动形成“全员参与、全程互动、全面提升”的教学管理新格局。
此次座谈会的召开,不仅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了珍贵的一线数据,更彰显了茅山校区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的育人理念。下一步,校区将以问题整改为抓手,聚焦课堂创新、资源整合、服务优化三大重点,持续提升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与实效性,为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坚实根基。
撰写:徐超 审核:杨红进、孙鑫、孙洪亮 上传:董梅娜
